-
服务热线0536-5119609
- 电话:135 6369 1122 李经理
- 电话:139 5364 0881 张经理
- 电话:183 6632 9666 栾经理
- 邮箱:sgrhny@163.com
- 地址:山东寿光潍坊科技学院(孵化大厦A座)
1
温室又称为暖房,是一种以玻璃或塑料薄膜等材料作为屋面,用土、砖做成围墙,或者全部以透光材料做为屋面和围墙的房屋,具有充分采光、防寒保温能力。温室内可设置一 些加热、降温、补光、遮光设备,使其具有较灵活的调节控制室内光照、空气和土壤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蔬菜作物生长所需环境条件的能力,成为当今蔬菜保护地设施之一。
日光温室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也只依靠太阳光来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
由于塑料工业的发展,加之玻璃易破损,农村日光温室大多以塑膜为屋面材料。特别是我国北方在土温室基础上兴起的塑料日光温室,具有明显的高效、节能、低成本的特点,深受菜 农及消费者的欢迎,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有效措施之一,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实践证明,凡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25℃的,利用塑料日光温室的特殊结构性能,可使室内保持5℃以上的温度时,均可获得满意结果。
我国日光温室及栽培技术独具特色,在发展中国家处领先水平。其工艺路线与发达国家没有可比性,发达国家以钢结构、大型日光温室为主,我国以中小型为主;发达国家覆面材料 以聚酯为基材的透光材料为主,我国以塑膜(聚乙烯膜和多功能膜、无滴PVC棚膜)为主要覆面材料。我国日光温室投资回收期短,竹木结构的当年可收回投资,钢结构的投资回收期一般为2~4年。我国日光温室的调控手段落后于发达国家。
日光温室是四位一体生态型大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建造是在沼气池、猪舍及厕所建造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沼气池要先建,猪舍与温室同步进行。当然,若将现有日光温室改建成“模式”也是可以的,在日光温室的一端建造沼气池和猪舍即可。因此,对沼气池、厕所、猪舍、日光温室的建造顺序也需根据具体条件灵活掌握。
2
日光温室通常坐北朝南,东西延长,东、西、北三面筑墙,设有不透明的后屋面,前屋面用塑料薄膜覆盖,作为采光屋面。
日光温室从前屋面的构型来看,基本分为一斜一立式和半拱式。由于后坡长短、后墙高矮不同,又可分为长后坡矮后墙温室、高后墙短后坡温室、无后坡温室(俗称半拉瓢)。从建材上又可分为竹木结构温室、早强水泥结构温室、钢铁水泥砖石结构温室、钢竹混合结构温室。
决定温室性能的关键在于采光和保温,至于采用什么建材主要由经济条件和生产效益决定,比较常用的温室有一斜一立式温室和半拱式温室。“模式”日光温室一般采用带有后墙及后坡的半拱式日光温室,这种温室既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又具有较强的棚膜抗摔打能力。因此 ,温室结构设计及建造以半拱式为好。
4.2.1
一斜一立式温室是由一斜一立式玻璃温室演变而来的。70年代以来,由于玻璃的短缺,塑料工业的兴起,塑膜代替玻璃覆盖一斜一立式日光温室最初在辽宁省瓦房店市发展起来。现在 已辐射到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温室跨度7米左右,脊高3~3.2米,前立窗高80~90厘米,后墙高2.1~2.3米。后屋面水平投影1.2~1.3米。前屋面采光角达到23°左右。
一斜一立式温室多数为竹结构,前屋面每3米设一横梁,由立柱支撑。
这种温室空间较大,弱光带较小,在北纬40°以南地区应用效果较好。但前屋面压膜线压不紧,只能用竹竿或木杆压膜,既增加造价又遮光。
80年代中期以来,辽宁省瓦房市改进了温室屋面的结构,创造了琴弦式日光温室。 前屋面每 3米设一桁架,桁架用木杆或用25英寸钢管、用直径为14毫米钢筋作下弦,用直径10毫米钢 筋作拉花。在桁架上按30~40厘米间距,东西拉8号铁线,铁线东西两端固定在山墙外基部,以提高前屋面强度,铁线上拱架间每隔75厘米固定一道细竹竿,上面覆盖薄膜,膜上再压细竹竿,与膜下细竹竿用细铁丝捆绑在一起。盖双层草苫。跨度7.0~7.1米,高2.8~3.1米,后墙高1.8~2.3米,用土或石头垒墙加培土制成,经济条件好的地区以砖砌墙。近年来温室垒墙又出现了用使用过的编织袋装土块速垒墙的作法。近两年来一斜一立式或琴弦式温室又发展成前屋面向上拱起,以便更好地压膜和减轻棚膜的 摔打现象。
4.2.2
半拱式温室是从一面坡温室和北京改良温室演变而来。70年代木材和玻璃短缺,前屋面改松木棱为竹竿、竹片作拱杆,以塑料薄膜代替玻璃,屋面构型改一面坡和两折式为半拱型。温室跨度多为6~6.5米,脊高2.5~2.8米,后屋面水平投影1.3~1.4米。这种温室在北纬4℃以上地区最普遍。从太阳能利用效果、塑膜棚面在有风时减弱棚膜摔打现象和抗风雪载荷的强度出发,半拱式 温室优于一斜一立式温室。故优化的日光温室设计是以半拱式为前提的。
3
3.1
(1)跨度(L)
(2)后墙高(h)
(3)温室高度(H)
(4)后坡仰角(а)
(5)温室长度(M)
(6)温室面积
4.3.2
(1)温室方位
(2)温室间距
(3)温室总体尺寸
为了便于操作,温室长度不宜大于100米,温室面积以小于667平方米(1亩)为宜。
3.3
(1)温室周围或一侧应设置防寒沟,深度一般应为0.5米,宽度宜0.3~0.5米,内填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热阻应接近或达到后墙热阻,并应保持干燥,防水防潮。防寒沟可设在温室内、外,但室内效果更佳。
(2)冬季以北风或偏北风为主导风向的地区,温室北侧应设风障。
(3)为了方便操作,温室前屋面骨架在距温室前沿0.5米水平距离处的高度不应低于0.7米,宜在0.7~0.8米。
(4)为适应目前草苫的规格和便于压膜线固膜,温室骨架间距应在0.6~1.2米,推荐在0.75~1.0米。
(5)山墙上应设置上人台阶,高于2米的山墙和后墙应设安全防护栏,栏高不低于0.9米。
4.3.4
(1)塑膜对直射光光线透过率特性
(2)日光温室断面形状
(3)南屋面角度а0研究表明,采光总量的多寡与采光屋面形状无关,而是由透明屋面最高点到其前棚着
日光温室断面尺寸图
地点处的直线与水平地面夹角а0来决定。由于不同地区接收 的太阳辐射能不同,经理论推导,在北纬33°~43°地区南屋面角度а0优化值如表4.1所示。
表4.1
φ |
а0 |
(4)棚面形状
根据理论分析可知,对于跨度为5.5米和6.0米的温室,棚面曲线的合理轴线设计公式为:
[2(L1+0.25)-(Xi+0.25)]
式中:Yi为棚面对应于Xi的弧线点高;Xi为距温室南端的水平距离;L1 为日光温室棚膜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宽度。对跨度为6.5米和7.0米的温室,用下述公式计算:
Yi=[H/ (L1+0.30)2]×(Xi+0.30)×
[2(L1+0.30)-(Xi+0.30)]
如以北纬φ=41°为例,日光温室跨度为L=7米,后墙高度h=2米,优化а0=30°,如选取а=35°,则经弧线公式计算,其结果如表4.2所示。
表4.2
Xi |
Yi |
这样即可设计出光效高、棚面摔打轻而又方便操作的优化日光温室。
(5)温室的高度与跨度
表4.3
跨度/米 |
温室高度/米 |
5.5 6.0 6.5 7.0 |
2.4
2.6
2.6
2.6 |
(6)温室的后墙、山墙的建造
(7)后坡及拱架
(8)棚膜的选用
4.4
日光温室的保温与采光占有同样的地位,是日光温室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对 日光温室的传热机理研究尚不成熟,各地建造日光温室的用材也很不规范,为此,参照有关资料,给出了我国日光温室围护结构的低限热阻,如表4.4。
表4.4
室外设计温度/℃ |
低限热阻R/(米2·℃/瓦) |
|
后墙、山墙 |
后屋面 |
|
-4 -12 -21 -26 -32 |
1.1 1.4 1.4 2.1 2.8 |
1.4 1.4 2.1 2.8 3.5 |
围护结构热阻按R=δ/λ计算。其中R为热阻
表4.6为我国北方主要城市日光温室冬季设计室外参考温度。
表4.5
名称 |
砖 |
草苫 |
夯实土 |
珍珠岩 |
聚苯乙稀 |
稻壳 |
炉渣 |
混凝土 |
水泥砂浆 |
加草粘土 |
容量/(千克/米3) |
1800 |
100 |
2000 |
50~160 |
20~50 |
150 |
800 |
2500 |
1800 |
1600 |
λ |
0.81 |
0.086 |
1.16 |
0.0186~ 0.0465 |
0.0407 |
0.0930 |
0.29 |
1.74 |
0.93 |
0.76 |
表4.6
城市 |
吉林 |
哈尔滨 |
沈阳 |
锦州 |
乌鲁 木齐 |
兰州 |
银川 |
西安 |
呼和浩特 |
太原 |
温度/℃ |
-29 |
-29 |
-21 |
-17 |
-26 |
-13 |
-18 |
-8 |
-21 |
-14 |
城市 |
北京 |
石家庄 |
天津 |
济南 |
连云港 |
青岛 |
徐州 |
郑州 |
洛阳 |
|
温度/℃ |
-12 |
-12 |
-11 |
-10 |
-7 |
-9 |
-8 |
-7 |
-8 |
|
4.5
温室的设计要求充分利用太阳能。在温室中,在冬季,特别在晚秋或早春季节有时白天室内气温超过栽培合适温度时,为了不使室内气温过高,一般采用白天向室外放气的方法来排除 室内的多余热量以降低室温,地下热交换土壤蓄热系统就是要把白天多余的热量通过埋设在温 室地下的管道循环贮存在土壤中,在夜间再作为热源向室内放热,把土壤作为蓄、放热源的一 种方法。 4.5.1
日光温室地下热交换土壤蓄热系统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风机把太阳辐射产生的棚内热空气,通过地下管道送入地下,在热空气通过地下时,由于土壤温度低,就在地下产生热量的交换,土壤吸收一部分热空气中的热量,土壤温度提高,将多余热量贮存起来。气温与地下土壤温度差越大则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当气温与土壤温度相等时,就不会产生热交换,就不能起到贮存热量的作用。 在风机作用下,白天棚内热空气从风机口进入地下,空气在地下降温后从另一端出口流出冷空气,称之为贮热过程。晚间则相反,土壤中的热空气从图4.11中右侧出口流入温室内,而温室内冷空气通过风机进入地下。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温室内气温范围,决定是否开启风机。一般地讲,当温室内气温在10℃~22℃正常温度范围内时,风机应处于停止状态。
4.5.2
它由六部分组成:风机;地下热交换管道;出口;贮气槽;地下隔热层;自动控制装置。地下热交换管道沿温室横向(即东西方向)铺设,距东墙内侧0.3米处砌有贮气槽,贮气槽两侧接近底部均匀开孔与地下热交换管道相通,贮气槽上部开口盖以木板,中间开孔放置风机。
4.5.3
主要参数包括管道材料与形状,地下管道长度l,管道埋设深度(即管道中心至地表面距离)h,相邻两管道水平间距b,管道内表面积Ap,贮气槽的尺寸,隔热层埋设深度H和风机选择等。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温室条件,适当地选择地下热交换土壤蓄热系统的结构参数